【西部开发新脉动】
苍山不墨千秋画,洱海无弦万古情。近年来,大理不断提升绿水青山“颜值”,做大金山银山“价值”;特色小镇建设风生水起,持续擦亮大理旅游名片;补齐短板弱项,增进民生福祉。它越来越成为人们向往的“诗和远方”。
近日,“西部开发新脉动”网络主题活动组织记者来到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进行调研采访。
内容摘要:
湖进人退 守护绿水青山
近年来,为还“母亲湖”一份健康,大理壮士断腕,全面打响环湖截污、生态搬迁等攻坚战。
2017年4月,洱海核心区所有餐饮、客栈一律暂停营业,配合整改。
2018年,环洱海流域湖滨缓冲带生态修复与湿地建设工程(洱海生态廊道)正式启动。距离湖泊15米范围内的1806户各族群众,全部生态搬迁。
大理市大理镇龙龛村委会龙下登自然村村民理事会理事长张建春:拆迁以前,我们的心情是非常沉重的。但是现在拆迁完了以后,我们村民的生活品质、旅游的游客数量,还有我们村庄的环境质量都有了大的提升,我们觉得这也是非常值得的。
留得住人 看得到乡愁
近年来,大理的特色小镇次第花开,城市与乡村、古老与现代、东方与西方在这片土地上对话和碰撞,不断为乡村振兴注入新活力。
大理市喜洲镇
喜洲,即“欢喜之洲”,被认为是白族文化的摇篮,有一百多座受保护的建筑。
毕业于斯坦福大学的美国人布莱恩·林登,曾在北京大学留学。2004年,他携妻带子来到中国定居。他将民国年间的老宅杨林苑精心修缮,变为“喜林苑”客栈。
布莱恩·林登:其实最吸引我们的是喜洲原有的文化。喜洲的原住民还在,而且他们对自己的文化都感觉很骄傲。这些老房子,他们生活的行业,他们的文化传统,都太吸引我。因为我觉得,这些传统跟中国五千年积累的智慧还是有关系。
山海相恋 医疗扶贫结硕果
这几年,在大理剑川县,借助上海浦东新区的人才和资源,医疗扶贫结出累累硕果,上演了一场特别的“山海之恋”。
截至目前,浦东新区先后安排资金1.15亿元,实施沪滇协作项目41个。上海瑞金医院、上海第七人民医院等共派出69位专家到剑川县开展医疗帮扶。
上海瑞金医院第九批帮扶医疗队领队王宝锋:我们来了以后,有一个重点就是重症医学科的建设,包括(对这里)脑外科的扶持。来之前,实际上他们是很多病人不敢收,包括危重症病人他们也不敢治疗。我们来了以后,他们可以很放心地在我们的指导下大胆去完成这些工作。我们医院还跟剑川县人民医院建立了远程会诊系统,可以让病人在当地得到上海专家的全程诊疗。
剑川县人民医院院长赵士雄:(上海帮扶医疗队)通过带教、授课、培训等方式,让医院在医院文化、医院管理、技术水平等方面得到了大幅提升,有效助推当地脱贫攻坚、健康扶贫工作。
(责任编辑:王茂林)